本案核定日期及字號: | 行政院112年8月23日院授主預教字第1120102626號函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112年8月30日科會前字第1120056215號函核定 |
總預算經費: | 778,328千元(113-116年預估) |
目標:
本計畫以「實現數位包容培力,共享數位創新福祉」願景,在前期計畫建設基礎上,繼以五大策略:「導入新數位生態系,翻轉地方服務模式」、「提升民眾資訊培力,建構數位包容體系」、「強化在地特色發展,充實社區數位內容」、「因應數位環境轉型,精進零接觸的學習」和「健全數位發展環境,推動產業數位轉型」為主軸,整合跨部會資源共同推動,以達「多元族群資訊培力、數位學習提升知能、數位內容發展價值、數位環境創造共好」之目標。
實施策略或推動重點:
一、計畫緣起
教育部配合行政院縮減數位落差政策,第一期(94-96年)為「縮減數位落差」,第二期(97-100年)為「創造數位機會」,第三期(101-104年)為「深耕數位關懷」,第四期(105-108年)為「普及數位應用」,教育部執行「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」,第五期(109-112年)為「邁向數位平權」,教育部執行「偏鄉數位應用精進計畫」,第六期(113-116年)為「數位共融及培力計畫」,教育部執行「偏鄉數位培力推動計畫」,積極協助提供偏遠地區民眾數位應用與數位服務。
二、計畫摘要
科技發展日新月異,數位已全面進入國民生活,國家因應社會變革進行數位轉型,需透過各部會據點合作,建構數位生態系。
數位機會中心(以下簡稱DOC)作為在地數位學習服務基地,以過往推動數位學習之經驗與實績,辦理生活應用、衛教保健、新興科技等課程及推廣,並打造地區數位諮詢服務的行動據點,推動創新的「數位幫手」模式,協助偏鄉民眾應用數位服務,使民眾得以順利接軌數位生活。
因應後疫情時代,強化零接觸數位學習,同時在實體課程授課過程加入線上資源,提升多元學習內容,並協助偏鄉民眾數位應用與數位行銷能力,強化在地數位內容建構及亮點展現。
三、計畫目標
(一)推動跨部會據點合作,積極協調各部會資源,提供部會據點數位培力及諮詢服務,建立數位生態系,擴散偏鄉地區數位服務能量。
(二)持續提供偏鄉虛實整合的數位學習多元管道,以利偏鄉民眾享有穩定數位學習環境,提升民眾資訊應用能力及素養觀念。
四、跨部會合作與資源整合
主導統籌:教育部(包含計畫成果彙整與管考)
輔導推動:輔導團(包含資訊教育、社區行銷、影音紀錄及衛生保健之特色輔導)
落實執行:數位機會中心(DOC資源調查盤點發展經營)
串連整合:原住民族委員會、內政部移民署、數位發展部、衛生福利部、農業部等單位。
五、推動策略
對應「數位共融及培力計畫」的5大策略,教育部規劃執行「偏鄉數位培力推動計畫(113-116年)」,透過全國輔導團隊及DOC持續提升民眾資訊應用能力與素養。

六、重點工作
數位共融及培力計畫(113-116年)中,教育部執行「偏鄉數位培力推動計畫」,依執行重點分為數位機會中心及數位學伴二個子計畫執行推動。
(一)數位機會中心(https://itaiwan.moe.gov.tw/)
DOC為提供偏鄉民眾學習數位課程與網路應用之場所,其目的在於創造偏鄉地區居民方便上網與收訊之環境,提升民眾載具使用率與上網率,培植偏鄉民眾數位應用能力,促進當地特色產業發展,健全活絡偏鄉地區發展,縮減數位落差。DOC的設立將結合公私部門與社區民眾的力量共同執行,也期望透過DOC提升民眾公民參與、進行數位行銷、線上自我學習,以滿足生活上數位使用的需求,進而豐富生活應用,本期計畫更將DOC服務範圍擴大到部會地方據點,強化各據點數位應用能力,再將政府數位服務向外擴散。
(二)數位學伴(https://etutor.moe.gov.tw/)
「數位學伴計畫」以大學學伴制為概念,招募、培植大學生擔任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學童之學伴,藉由視訊設備與數位學習平臺,讓教學端(大學生)與學習端(國民中小學學童)以定時、定點、集體方式,進行一對一線上即時陪伴與學習,增加學童多元視野,提升學習動機與興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