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Share
mobile_menu
:::

即時新聞

Rss
以國民學習權取代國家教育權 友善列印
發布單位:教育部 聯絡人:李泊言    電話: 02-7736-6666 電子信箱:
以國民學習權取代國家教育權_圖片_大圖

教育部長潘文忠今(21)日舉行上任後的第一次記者會,提出教育施政核心理念,也就是蔡總統這次大選所提到的「以國民學習權取代國家教育權,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。」如果用傳統的說法,就是從強調國民有受教育的「義務」,蛻變到接受教育的「權利」,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,國家必須以學生學習為中心,重新調整新的教育體制。

  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,意味著必須重視學習者個人的差異與學習歷程有所不同,不能再用一致的標準、進度,套用到每一個孩子,而教師也要從過去傳授的角色,調整成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教練,教學方式、教師編制勢必有所調整。而尊重多元、促進學生適性發展,也意味著要讓每個孩子的特質都有被看見、被培養的機會,適性輔導、多元選修,將是未來施政的重點。

 

 潘部長還針對各界關心的12年國教、課綱、大學退場及學用落差等議題,提出以下施政方向:

一、全面免試,就近入學

落實12年國教「全面免試,就近入學」,是消除不當升學壓力,引導國中教學正常化的重要門徑。「擴大高中職優先免試」、「就學區或縣市試辦全面免試入學」和「推動類繁星計畫」,是達成「全面免試,就近入學」的三項重要策略。

(一)擴大高中職優先免試

舉例來說,若有一所高中或高職的容量,可以完全容納附近幾所國中的畢業學生,該所高中或高職和附近幾所國中即可整合為一個12年國教的學習區,這幾所國中的學生畢業後,皆可免試進入該所高中或高職就讀;如果有學生想就讀12年國教15個就學區內的熱門競爭學校,也可以參加超額比序。該所高中和高職,不能拒收學習區內的國中畢業生;學習區內的國中畢業生,可以選擇免試進入該所高中或高職,也可以選擇參加就學區的超額比序。當然,教育部也必須透過各項政策,盡力協助該所高中或高職,優質再優質,才能建立學習區內國中學生、家長和老師的信心。

(二)鼓勵15個就學區或縣市全面試辦免試入學

只要有幾個就學區或縣市試辦「全面免試,就近入學」成功,就可以帶動其他的就學區和縣市相繼跟進。

(三)推動「類繁星計畫」

「全面免試,就近入學」的最大挑戰,就是有一些大家口中所稱的「明星學校」,入學競爭仍然激烈,以致現行的超額比序、國中會考成績,仍扮演著重要角色。突破性的做法是推動「類繁星計畫」,由就學區內的每一所國中,依據學生在校的學習表現進行推薦,導引學校教學正常化。

上述施政策略,仍須聽取各界聲音,進行深入了解和評估之後,才會定成可執行的方案。潘部長強調,只要抓住問題的核心,針對核心問題提出關鍵政策,全面免試和就近入學絕對是可以達成的目標。

 

二、廢止103高中國文及社會領域微調課綱

103高中國文及社會領域微調課綱,因參與研修人員的代表性不足,程序不正義,破壞了國人的共識和信賴,也引發了高中生反黑箱課綱微調運動,上個月29日,立法院院會表決通過,要求教育部廢止103國文及社會領域微調課綱。教育部尊重立院決議,近日內將完成行政程序,廢止 103高中國文及社會領域微調課綱。

103高中國文及社會領域微調課綱廢止後,105學年度上學期的教科書已完成選書程序者,教育部會尊重學校的選書權;但105學年度下學期之後,到107課綱接上來之前的過渡時期,則使用101課綱的版本。

 

三、12年國教課綱原則上於107學年度上路

12年國教啟動之後,以國民學習權取代國家教育權的翻轉教育概念興起。12年國教課綱,也就是107課綱,被許多高中教師視為進步的課綱,能否如期實施,也被視為教育部是否有心推動優質教育革新的試金石。為了加速推動教學革新,12年國教課綱原則上於107學年度正式上路,但社會領域課綱因欠缺社會共識和信賴,將重組課程發展委員會重新研訂,預計延後2年實施。

 

四、大學退場須處理原則

在少子化的衝擊下,教育部必須積極輔導大學建立特色,輔導轉型。如果真的走到退場地步,教育部將採取以下四個處理原則:

(一)維護學生受教權益

處理大學退場,首要考量是妥善安置退場學校的學生,轉介至適合的學校就讀。

(二)盤整全國高教資源,考量區域均衡

每一個縣市都要維持適量的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,如果教育部不考慮區域均衡,退場的學校極可能都出現在偏遠地區,導致城鄉教育資源落差更形嚴重。教育施政必須要有遠見,不能只顧解決眼前的問題,教育部將以宏觀及前瞻性的方式規劃整體施政。

(三)不讓私校董事會藉此謀取私利

根據私校法第9條規定:「自然人、法人為設立私立學校,得依本法規定,申請法人主管機關許可,捐資成立學校法人。」私立大學是公益性質的法人,而且私立大學每年接受教育部的獎補助經費,即使在退場之後,學校的資產仍須做公共利用,絕不能讓私校董事會謀取任何私利。

(四 )設置50億元基金活化利用學校資產和學校師資

教育部將檢討大學創新轉型條例,並設置50億元的基金,推動大學的創新與轉型,若大學退場之後,教育部協調經濟、勞動等相關部會,結合在地企業活化利用學校資產和師資人力,同時解決學校教職員面臨的失業問題。

 

 

五、縮短學用落差

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,不論一般大學或技職校院,都是一體的,不應輕技職、重學術。當前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都向學術傾斜,不是好現象。會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,是大學評鑑的指標單一化,大學和科大為了追求評鑑成績,在評鑑指標的引導下,大學特色模糊掉了,因此,必須好好檢討現行的評鑑機制,讓評鑑制度能確實發揮出導引大學發展各自特色的功能。

在縮短學用落差方面,教育部還將建立一套機制,鼓勵高中職畢業的年輕人,先到社會上歷練一番,然後再進入大學就讀。

 

 

六、高教創新轉型藍圖規劃延長研議1年,相關延續性計畫持續補助1

對各界關心的高教創新轉型藍圖,5年一千億的計畫,教育部將用1年的時間,再進一步評估,要讓這項計畫發揮更高的效益。如政府目前正積極推動南向政策,高教創新轉型藍圖的規劃也應配合南向政策,鼓勵我們的大學和東南亞的大學相互交流、雙向連結,讓東南亞各國的學生來臺留學、來臺認識臺灣文化,甚至讓東南亞的人才留在臺灣工作生活;我們也鼓勵臺灣學生到東南亞留學,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,創造更多年輕人就業的機會。總而言之,高教創新轉型藍圖,必須要有前瞻性,要能連結國際、連結未來。

這一年的過渡期間,對延續性的計畫,教育部仍會繼續提供補助,避免計畫中斷。

上版日期:105-05-21

:::
關閉 開啟